身披一条蓝色披肩
讲话慢条斯理
看似一位江南女子
但一个工作电话打来
便“夺门而去”、不见踪影
这位风一般的女子
是南京工业大学
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教授
全国三八红旗手胡永红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
她仿佛是一个
精力可以无限“续航”的人
01 住进工厂守着反应器
1986年
喜欢生物学的胡永红
报考了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化工专业
大三时,胡永红遇到了
影响她职业选择的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
“欧阳老师要求严格
读研时,他经常指导我做实验
告诉我搞科研不仅要写论文
还要去爬爬工厂的塔台
了解怎么让成果落地实现产业化。”
胡永红回忆道
20世纪90年代初
一家化工企业急于
向生物化工领域转型
生产有机酸、氨基酸产品
传统方法过程慢、成本高
胡永红在欧阳平凯的带领下
和团队成员探索出一种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
简化了工艺流程
大幅提升了生产效能
胡永红说
这是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
当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所有研发工作都是从零起步
那段时间她干脆住进工厂
“微生物的发酵过程
往往持续24小时至48小时
我必须守着反应器
确保发酵相关数据符合技术参数
同时还要培训工人
确保项目上马后他们能自主操作。”
这套技术体系为
生化加工过程的产业化
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
2000年,胡永红所在团队以此成果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那一年,她32岁
02 带队培育37种益生菌
20世纪90年代末
胡永红带学生到全国多地
进行土壤采样
希望从中找到能用于
食品、药品加工的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活性微生物
不同土壤环境中益生菌差异很大
我们在不同地区采集益生菌
丰富菌种资源
有时,我们也会根据研究需要
收集特定地区的益生菌。”
迄今,胡永红带领团队成员
培育出活性更高
遗传性能更稳定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37种
用益生菌生产的广为人知的产品
主要是酸奶等发酵饮品
不过,经过长期研究
胡永红有了一个新想法
“除了在工业、食品和医药方面
发挥作用
益生菌能否在农业上一展身手?”
要想让益生菌成功“跨界”
首先要解决“水土不服”问题
“将益生菌放入土壤后
它会和‘土著’微生物相互作用
我们要想办法让益生菌
既可以适应土壤环境
又能够保护‘土著’微生物
与它们和谐共生
我们给益生菌涂了一点保护剂
增强它们的环境耐受性。”
可以适应新环境的益生菌
能否促进农作物生长?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胡永红时不时揣着采样器具
往田间地头跑
白皙的皮肤渐渐被晒红
“胡老师经常去大棚与农民交流
看看益生菌使用效果好不好
再取一些生长不理想的植株
回来分析原因
以前我在实验室
筛选、培育菌株时
只考虑植株活性
很少想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但现在我跟着胡老师下田
体会到什么叫学以致用。”
胡永红的助手崔洁说
经过多年探索
胡永红带领团队成员
克服了益生芽孢杆菌
霉菌等益生菌
在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化过程中
存在的瓶颈问题
并将关键共性技术
应用于芽孢杆菌系列制品
抗生素、抑菌促生剂
和生物疫苗等十余种
农用生物制品生产中
除了让益生菌帮农作物除病虫害
还能让微生物为土壤“调理脾胃”
江苏有不少盐碱地
2022年起
胡永红开始带领团队成员
探索利用微生物改良土壤
她一次次和团队成员
从盐碱地“土著”微生物中
筛选耐盐碱品种
逐步建立微生物数据库
03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一线的产品
在胡永红的办公室里
大豆、水稻、辣椒被种成绿植
滋养它们的是
胡永红和团队成员研发的
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
虽然行政事务缠身
但胡永红依然会在会议间隙
披上白大褂,冲进实验室
给遇到难题的学生
示范如何接种微生物
……
学生可以随时拨通胡永红的电话
跟她探讨学术问题
一次,一个实验受阻的学生
在凌晨两三点打她电话
请教微生物发酵问题
有的青年教师会在
深夜十一二点或凌晨三四点
收到她分享的学术文章
已经在合成生物学
绿色生物制造
及生物材料等领域
耕耘了三十多年的胡永红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三十余项
与企业合作项目二十余项
“我的导师欧阳平凯常说
你们的成果
不要放在实验室的三角瓶里
他希望我们可以把论文写在
车间、流水线和田间地头
能够研发出有益于产业发展的技术
他的话一直激励我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
服务一线的产品。”
从化工原料到食品添加剂
再到农业微生态制剂
胡永红将微生物打造成“跨界高手”
它们可以守护肠道健康
也能当农作物、土壤的“医生”
还可以作为“工业血液”
催化工业原材料
提高生产效率
“社会发展需求是最好的研究方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我和团队成员正在努力
尝试将应用研究成果
产业化、规模化
做‘顶天立地’的研究
以科技创新满足人民所需
助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