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智慧女性
【一起来赶“她”年集】好运锦鲤,年年有余
发布时间:2025-01-15 来源:《莫愁·智慧女性》

新年的脚步愈发近了,赶年集、买年货是中国人绵延千百年的过年仪式之一,从“飞”出新花样的蝴蝶兰到“游”出锦绣前程的小锦鲤,从美味的淡水澳龙到甜蜜糕团,从诗意簪花到乡韵十足的年戏,让我们一起赶一场有香气、有活力、有鲜美、有甜蜜的“她”年集。

自古以来

锦鲤就是一种美丽的观赏鱼

在年文化中

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贴年画

画中的胖娃娃怀抱锦鲤

笑弯了眼

四周莲花盛放

寓意“连年有余”

在“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中

鲤鱼还被赋予了

吉祥好运、飞黄腾达的美好愿景

新年伊始

苏州的郭珺站在自家养殖场里

看着满池锦鲤畅游

许下了第十二个相同的

新年心愿……

国产锦鲤“出圈”

从记事起

郭珺就喜欢和小动物打交道

家里有条件设置水池后

她便开始养锦鲤

也越来越喜欢这种水中的精灵

随着时间推移

她饲养锦鲤的方式越来越专业

郭珺发现

在之前几十年的发展中

日本的锦鲤品质、色彩等方面

都优于国产锦鲤

但价格实在太贵了

2013年

郭珺在双凤镇新闯村建成了

占地240亩的启泓锦鲤养殖场

并邀请日本专家担任技术总监

将日本的繁殖、饲养技术

带到了国内

“如今,我们可以生产出

和日本同品质的锦鲤

但售价只有其三分之一

甚至更低

同时也为广大锦鲤爱好者

带来了更专业的饲养知识。”

郭珺说自己养锦鲤的经历

痛并快乐着

每年开春,她给养殖场的

两三百亩土塘放水

夏天,完成配对后

出生的锦鲤小苗

要放在土塘中饲养

因此,每年最热的6~9月

郭珺整天都在室外工作她笑着自嘲

有着“一身健康色皮肤”

锦鲤繁殖的季节

每45天就要进行一次选育

每当看到亲手配对、培育的

锦鲤宝宝一点点长大

长成了漂亮的模样

郭珺也在这一过程中

收获了愉悦

解决优良种源“卡脖子”问题

国内的锦鲤培育起步晚

最大的问题是很难大型化

比如同样是4岁的锦鲤

日本锦鲤可以达到90厘米

而国产锦鲤只有60~70厘米

郭珺和省淡水研究所合作

开展了锦鲤优质种苗的选育

亲本的保种以及项目的联合申报

2024年

她又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开展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

“锦鲤种质资源分析

及新品系繁育技术研究”

在合作过程中

发布了多篇研究成果

包括两篇核心期刊论文

令郭珺欣喜的是

通过科学的选种培育

获得了多个核心育种群体

例如,将日本锦鲤

和国内锦鲤品种福瑞鲤杂交

进一步改良了锦鲤的体色

体型和生长速度

“我们将新品种

和传统品种放在一起饲养

发现新品种的体格和成长性

要远远高于传统锦鲤。”

解决了优良种源“卡脖子”问题

小锦鲤也能“游”出大产业

目前,郭珺累计投入了

1000多万元选育锦鲤

年孵化锦鲤鱼苗近2000万尾

一条条色彩丰富的锦鲤

“游”到了全国十几个省份

十余年的沉淀

她也逐渐领会到了

锦鲤养殖的另一番意趣:

只要耐心地观察,会发现

随着年龄、环境、水温的变化

锦鲤的花纹、色泽和形态

会发生细微变化

“品种选育非一朝一夕之功

与锦鲤为伴

我渐渐学会了平心静气

闲来无事时

我会在鱼缸边泡一壶茶

写写书法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农企合作“双向奔赴”

随着国内锦鲤市场愈加旺盛

养殖场的生产达到满负荷

郭珺想到当地许多村民家中

就有现成的土塘

“我所在的双凤镇是传统养殖重镇

村里的池塘主要养的是

四大家鱼、南美对虾

和锦鲤有着相似的生长环境

每年3~7月是对虾养殖的空窗期

正好可以用于锦鲤小苗的养殖。”

郭珺把锦鲤苗

发放给合作社的十几户村民

教授他们养殖方法

45天后全部回收

如今这样的农企合作

已经开展了7年

每亩塘可为村民增收5000元

郭珺表示

“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

不仅推动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

未来,还希望能为发展

乡村“美丽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郭珺开辟了一个

占地500亩的福运锦鲤园

包括锦鲤文化馆、互动体验区等

让更多人来投喂、抚摸锦鲤

感受“水中活宝石”的魅力

同时也为乡村文旅提升人气

近年来,郭珺获得了

苏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双凤镇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等称号

郭珺认为,她最大的收获是自信

“专业的管理和养殖技术

让我能自信地解决

每一个客户遇到的问题

也为我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同时,郭珺一直保持着

创业时的火热初心

“我一直坚持为所有客户

提供终身免费的咨询指导

让他们有能力养好锦鲤

在这个过程中

感受锦鲤为他们带来的美好

这是我从事这个行业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