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龙星路社区成立于2019年,是一个未成年人及中青年居民占比近70%的“年轻社区”。自成立以来,龙星路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儿童“一米高度视角”融入社区治理,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路径,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温馨、有收获的成长空间。作为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儿童友好型创建的创新实践样本,龙星路社区以儿童参与为核心,通过机制筑基、空间焕新、品牌赋能、资源聚合等多维举措,构建起“儿童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的良性治理生态。多年来,龙星路社区以“星火童行”为品牌,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发展的每一环节,从儿童观察团的成立到社区IP形象的设计,从生态空间的打造到多元服务的供给,每一步都彰显着对儿童成长的尊重与关怀。
01党建引领·机制筑基:织密儿童友好“保障网”
龙星路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儿童“一米高度视角”深度融入社区治理。成立由社区书记牵头、多方参与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小组”,制订儿童保护工作机制,明确治理目标和工作方向,构建“顶层设计+基层落实”双轨并行的儿童友好治理体系。通过制度化保障与目标化管理,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的推进提供组织支撑,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龙星路社区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温馨、有收获的成长空间,让儿童视角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为儿童友好未来奠定基础。
02童声童治·品牌赋能:打造儿童参与“新范式”
龙星路社区成立“朝阳龙星”儿童观察团,携手专业儿童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化学习实践,充分激发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社区积极引导儿童参与空间挖掘、调研和规划,鼓励他们参与活动策划和社区建设管理,打造独具特色的儿童友好品牌。在儿童友好IP形象设计活动中,孩子们踊跃参与,经过三个月的评比,从百余幅画稿中诞生了社区儿童友好IP形象——“欣欣”,成为儿童友好品牌的鲜明符号。此外,龙星路社区通过“活动共商反馈墙”“社区议事会”等载体,为儿童提供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平台,让“小小主人翁”意识在社区生根发芽,充分发挥儿童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落地生根。
03空间焕新·生态公育:构建友好成长“双阵地”
龙星路社区针对辖区内青少年绿色环保“知多行少”、公益教育依赖学校的特点,统筹布局“户外+室内”两大空间体系,打造儿童友好生态空间。户外空间依托绿色廊道与水资源优势,创新推出“人人花园”韧性生态空间,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开展自然探索与气候变化教育;同时,通过“见学乐园”串联式地绘、墙绘艺术项目,激发儿童环保行动力,在艺术创作中表达对社区环境保护的理解与支持。室内空间则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三楼文化长廊,设置“活动反馈墙”与议事角,将儿童意见纳入活动优化闭环,推动“参与式治理”从理念走向实践。通过“共商反馈”机制,进一步增强儿童的“小小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实现儿童友好理念的深度落地。
04五社联动·资源聚合:点燃多元服务“强引擎”
龙星路社区以“五社联动”为动能,链接社会组织与公益慈善资源,培育推广“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注入活力。三年来,社区累计开展青少年文化实践活动318场,通过市级、区级公益创投项目孵化“儿童友好服务人才库”,以“项目中练人”提升社工专业水平,为儿童提供多元个性化服务,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社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儿童友好空间挖掘、设计策划和社区营造,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落地。此外,联合学校、家庭组建“勤系星娃护苗联盟”,构建“村-校-社区”共建共育生态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05星火燎原·理念深耕:绘就友好未来“同心圆”
龙星路社区以儿童友好IP形象“欣欣”为纽带,通过推广儿童友好理念、开展环保知行社实践和法治安全教育等活动,将友好理念深度融入社区文化基因,吸引更多家庭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儿童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的良性循环。社区不断探索社会资源,在联合学校、家庭组建“勤系星娃护苗联盟”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科普活动“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搭建“村-校-社区”共建共育互动平台,营造人人参与儿童服务的良好氛围,全方位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落地生根。
未来,龙星路社区将持续深化“星火童行”品牌,探索儿童友好与基层治理融合的新路径,为全国年轻社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星样本”,助力儿童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