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家庭教育
在生活中学写作
发布时间:2024-09-26 来源:《莫愁 家庭教育》

640 (4).jpg

在生活中学写作

  王殿雷


孙女读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了。我是一名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深知对小学生来说,作文就是写生活,有生活就有作文,把自己熟悉的生活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

为了更好地指导孙女写好作文,我把她的上下册语文教材认真地看了看,稍微梳理了一下。三年级上册习作训练的要求是:学习观察、学习课文的写法。下册习作训练的要求是:继续学习观察并记录,培养想象能力,学会查找资料。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年级,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这是为习作积累素材,不然学生就会无话可说;教学生学会观察,使学生明白,习作就在生活中,故事就在生活中。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的观察才是细致的观察?这些方法要教给孩子。先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为例,来说说我是怎样教孙女学会观察的。

带上五官去观察。观察一种植物,除了眼睛看,还可以用鼻子闻它的气味,用耳朵听它在风中、雨中的声音,用手感受它带给你的触感,是软的还是硬的,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比如“走在大街上,我看到树叶在摇晃,好像在和我打招呼”,这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

沿着时间脉络去观察。早晨和晚上,今天和明天,晴天和雨天,在不同的时间段观察植物的状态。我们持续地观察植物,就相当于长久地陪伴它们,看它们发芽、长叶、开花、凋谢……它们每一个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写起来自然有话说了。

按照部位去观察。可以先看植物整体是什么样的,外形、粗细、颜色等。接着看它的主干、枝、叶、花等各部分长什么样。不用把每一个部位都写到,大体上遵循“先整体、后部分”的思路即可。带着感情去观察。观察过程中的感受是什么,比如新奇、喜爱、快乐等。事物是客观的,大家通过观察大体都能写出来,但是感受是主观的,是独属于自己的。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作文会更加有血有肉。以上是带着目的、注意力集中地去观察。

生活中还有许多经历是不需要特别注意而积累的,也是我们写作的材料。


第二单元的习作题目是“放风筝”。先学会观察图画。

看图说话,第一步还是观察:时间(季节)、地点,有哪些人?他们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一般来说,近处的人物、景物是主要的,远处的是次要的。近处的两个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应该是主角,可以详写,比如描写他们如何放风筝,是什么表情,可能会说什么话;远处的一家人也在放风筝,简单提一笔即可。环境背景是蓝天白云、绿色的草地,这是环境中的一部分,也要描述出来。描绘连续动作有妙招。写放风筝的场面,重在描绘人物的动作。放风筝本身就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只有将这些动作写清楚,放风筝的画面才能呈现出来。下面是我教孙女的小方法。细化放风筝的过程。将放风筝前前后后的拿、举、跑、拉、放、喊、跳、笑等动作写出来,动词选用要准确。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先做了什么,接着做了什么,后来又做了什么。按照顺序写放风筝的过程,读者就能通过你的文字看到有序连贯的画面了。找到合适的词汇:风和日丽、热热闹闹、春风拂面、高高兴兴、老老少少、小燕子、蝴蝶、蜻蜓、拉扯、奔跑、迅速、五彩缤纷、各种各样。

接着,我给孙女一个“入格”模板:星期天(天气怎样),小红和小刚、小明一起到公园去(干什么)。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呀!天上飞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小刚一边(  ),小明一边(  ),看着风筝在天上飞得越来越高,他们的心情(  )。

习作来源于生活,这是铁律,所以语文课本对观察训练非常重视。平日里,我会带孙女在南京各个景点游玩,去农村老家生活,激发她学会观察熟悉的、新鲜的风景和事物,经历不同的生活场景,这些经历都会成为她日后写作的原始素材。小学起始年级的习作训练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只是这个过程须循序渐进。要在这个年级注重培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能力,打牢习作训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