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时代人物
【寻访非遗女传承人】飞针走线“绣”青春
发布时间:2024-09-12 来源:《莫愁·时代人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它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先辈的智慧、技艺与生活方式。它体现着民族的独特性格、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成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情结,他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我们开设【寻访非遗女传承人】专栏,为您讲述非遗女传承人的故事,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时光的温度。



刺绣是时间的艺术

而艺术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定住神,稳住心

才能守住艺

01刺绣伴她成长

95后张露

出生于扬州市宝应县鲁垛镇

母亲是扬州非遗乱针绣传承人

乱针绣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名绣

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宝应后

已成为具有宝应特色的重要产业

也是张露父母深爱的事业

生在刺绣世家

张露的记忆里最难忘的画面

是母亲和绣娘们的飞针走线

她们绣出来的作品

是张露童年的快乐和惊喜

“我很小就学会使用绣花针

从8岁开始接触乱针绣

最喜欢站在绣架边

看着母亲绣花。”

正是那时,母亲告诉她

“刺绣是时间的艺术

而艺术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只要你静下心来认真学

将来也能绣出漂亮的作品。”

2010年

15岁的张露渐渐学会了

分丝穿针、走针晕色

绣制的题材从花卉、静物

发展到动物、人物

张露的进步和成长

父母看在眼里

为了增长她的见识

只要有机会

父母就带着她

参加各种艺术博览会

帮助她更好地了解刺绣

张露乐在其中

对于刺绣的喜欢与日俱增

带着这份热爱

张露开启了大学生涯

与此同时

她的父母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打拼

将自家的绣坊从代加工模式

做到自产自销

在当地刺绣行业小有名气

张露虽然远离家乡

心里依然牵挂着父母的刺绣产业

彼时,她发现市场需求日新月异

乱针绣要适应市场变化

必须大胆创新

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元素

张露主张

绣坊的绣品应该紧跟市场潮流

推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作品

她经常在课余时间

帮母亲设计创作参赛作品

02回乡当“绣娘”

2017年7月

张露大学毕业后

一次和母亲聊天时

母亲说道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乱针绣的多

学习乱针绣的少。”

张露体会到了母亲的焦虑

开始思考传承和传播

宝应乱针绣的问题

慎重考虑后

为了接过母亲的绣花针

推动乱针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张露毅然辞去大城市稳定的工作

回到家乡当起了绣娘

那段时间

她既要帮母亲经营绣坊

又要在母亲的指导下

耐心绣着一针一线

每天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

腰酸背痛是家常便饭

母亲时常鼓励她

“年轻人刺绣

首先要定住神

稳住心,才能守住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

张露发现

平针绣是乱针绣传统的针法

而乱针绣大多是交叉针

采用双面针绣法

两针下去

正反面就会不一样

绣品就会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于是,她反复练习双面针绣法

双面绣绣品针脚细密

工艺非常复杂

20厘米×30厘米的双面绣

就需要耗费约两千小时

张露迎难而上

最终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艺

作为一名年轻的绣娘

张露深知学无止境

她积极交流学习

并在母亲的陪同下

拜访刺绣国手张玉英

并向其讨教苏绣、乱针技法

03带动多人就业

在刻苦和忙碌中

张露的刺绣技艺水平更高了

作品也越来越好

2019年7月

张露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

参加全国非遗传承人作品联展

随后,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

江苏刺绣艺术精品展

她的乱针绣作品

《君士坦丁堡女郎》参展

如今回头再看

张露很感谢当时的付出和努力

“那时,我在传统的乱针绣风格上

加以创新,以一种开放包容

与时俱进的创作态度

展现青年的思想

随着刺绣的技艺越来越娴熟

家里的绣布越来越

我也越来越能享受到

蕴含其中的恬淡释然的心态。”

经过多年沉淀

张露渐渐成长为宝应乱针绣传承人

作品得到业内认可

在国内各大赛事获得诸多奖项

乱针绣毫无悬念地成为她的事业

2020年4月

张露成立江苏绣达人工艺品有限公司

担任公司总经理及设计总监

2022年

她创立刺绣文化品牌清禾宫


为了传承与发展宝应乱针绣

张露经常深入扬州和苏州的

社区、学校进行刺绣教学

教居民和学生刺绣

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非遗的魅力

张露还用专业知识

组织开展了

多场刺绣文化分享与体验教学课程

为有兴趣的人传授刺绣技艺

累计带动六百多人就业

帮助众多留守妇女

走上共富之路

培养出一批工艺美术师

为更多人打开了刺绣艺术的大门

传承的工作需要一代接一代

张露希望将来有更多年轻人

加入非遗传承

打响扬州乱针绣品牌

让指尖技艺转化成指尖经济

用一针一线

“绣”出自己的“青春之歌”